|
记者在青岛56中的一堂语文课上看到这样有意义的一幕,该班语文教师张所新率领班上学生一同玩扑克。
不过他们玩的扑克是“写作扑克”,张所新将语文学习中经常碰到的216个人物分别印在扑克牌上,学生在玩的时分就会熟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历史典故,对写作等语文学习大有益处。
语文课不看课本玩扑克
4月14日,在56中的一堂语文课上,记者看到,教师跟同窗玩的扑克牌比普通的要小,“这是我本人做的,先把扑克牌打印到纸上,然后裁剪出来。
”该语文教师张所新引见,这种扑克叫“写作扑克”,上面的人物都是语文课中经常触及到的人物。
看教师和学生们玩这种牌也很有意义。
一名学生给出一张“红心4”,上面的人物是阿基米德,出牌的学生就开端解说关于阿基米德的生平典故,得到认可后下一名同窗再出。
“我出‘大王’孔子,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、大思想家。
”一名学生说。
“很好,那孔子的代表著作是什么?”教师在一边启示说。
“要是哪一个出了牌但是说错上面的人物典故,那就管不了比他小的牌。
”张所新引见着规则。
麻扑网搜集整理
216个人物画在牌上
“这种扑克共有4副,包括了学生经常接触的216个人物,玩通这几副牌就把课本上的学问全学会了。
”张所新说。
记者看到,扑克牌上的人物包罗万象,历史、天文、旅游、科学、文学……“并且跟随这种扑克牌有一本书,书上对每一个人物都罗列了四个事例、四句名言,以备学生查询。
”张所新说,学生必需先读懂、记住这些内容才干获得最后的成功;假如在游戏中发现哪个人物不熟习,学生们会赶紧查材料,下次再玩时就会很容易,并且学问点也记得牢。
张所新创造的这种扑克如今隔几节课就会呈现在他的课堂上。
“我多年来讨论作文教学,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两大障碍,就是写作技巧和写作资料。
然后者对写作的影响最大。
”张教师说,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“写作扑克”让学生在玩乐中记忆并积聚人物、事例、名言,大大充实了学生的素材库。
记者在学生玩扑克的时分也有这种觉得,他们对扑克牌上的人物典故、名言能信手拈来,并且还能说出本人的评价。
“这样学习太有意义了,让我们理解了很多的语文课本上或课外的人物,写作文时容易很多。
”学生李明祺说。
另外记者看到,假如一个人出牌后答错了,其他学生也会给补充上,答错的同窗再出牌时就能学会 ;而一位同窗讲,其他的同窗听,也是一个稳固学习的过程。
“经过这种方式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肉体,同伴们能够互相提示共同窗习。
”学生李思宇说。